主流媒体看周口丨光明日报聚焦鹿邑县招才引智工作
5月27日,光明日报客户端发文《河南鹿邑:配强乡村振兴“领头雁”》,聚焦鹿邑县招才引智工作。 河南鹿邑:配强乡村振兴“领头雁”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胜昔 通讯员 张一婕 鲁莎 夏日里天蓝的清澈,月季花开的热烈,波光粼粼的河渠携着平坦干净的柏油路延伸进远处错落有致的浅黄色的民居……走进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太清宫镇后双村,仿佛进入了温馨的童话世界。 “俺家的地通过村委承包出去了,我闲着没事就出来采豌豆挣点零花钱,儿女们都在村里的工厂上班,挣钱顾家两不误。”村民韩广勤笑着说,现在村里环境变美了、坑塘变清了、道路通畅了,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这样的好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 不仅仅是韩广勤,连后双村党支部副书记张建领都没想到短短几年就能有如此大的变化。“多亏县里出台一系列鼓励人才在基层建功的好政策,县领导帮我们请回了万峰书记,配强‘领头雁’,才有了今后双村的大发展。”张建领说起村党支部书记李万峰赞不绝口。 近年来,鹿邑县高度重视在外人才联络服务工作,相继出台《鹿邑县党政领导联系服务在外人才制度》《关于进一步加强招才引智工作的实施方案》,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与鹿邑籍在外人才建立常态化联系服务机制,亲自摸排筛选联系服务对象,通过健全人才服务保障激励机制,吸引优秀人才返乡创业,李万峰就是县主要领导联系服务的在外人才之一。 李万峰是土生土长的后双村人,高中毕业后他陆续辗转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打工,从装修工一步步干起,到如今担任上海银龙建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浙江嘉澄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是行业内小有名气的成功创业人才。 县里主要领导多次到浙江杭州招商,每次都与他单独面谈:“万峰董事长,现在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期,上级组织部门和县里出台了一系列招才引智的好政策,你有资金、有经验、有人脉,回来带着村民一起致富、共同建设家乡多好啊!”在恳切的言辞和乡情的感召下,李万峰决心返乡创业、建设家乡。 2020年底,李万峰全票当选后双村党支部书记。他迅速理清发展思路,以“发展产业、带富乡亲”为目标,结合产业实际和基础资源优势,制定“三区”“三园”“三基地”为核心的产业发展规划,做大做强特色种植、肉牛养殖、特色产品加工等产业,全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在李万峰的组织下,后双村通过党员领捐、乡贤助力、群众集资等方式筹集资金1000多万元,其中他个人出资600多万元,对村内道路、沟渠、坑塘、旱厕、雨污管网进行全面改造,种植树木、粉刷墙面、修建花园、安装路灯……一时间,全村整体环境和群众生活品质得到显著提升。 目前,后双村发展出专业种养合作社14家、加工企业7家、大小养殖场10家、电商企业1家,建成葡萄、草莓等特色观光农业大棚约500亩,建成年存栏1.5万头的肉牛养殖基地,提供就业岗位400余个,带动人均年增收3万余元。同时,以肉牛养殖基地为依托,探索出“一户一牛”带富模式,使群众以“购牛入股、托管寄养”的模式参与肉牛养殖分红,农户每年可增收至少2000元。目前,后双村先后获得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省级文明村镇、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等称号,并被河南省委组织部评为“五星”党支部。 为激励全县各单位以更高效率、更实举措做好招才引智工作,持续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鹿邑县委组织部将年度招才引智任务细化分解到各单位、各位领导,建立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服务在外人才台账。同时,列出全县各单位招才引智月报任务分配清单,用台账和清单的形式明晰各自职责和任务指标,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 “我们全面搜集掌握在外人才信息,按照地域、行业、层次做好分类,精准匹配对接重点产业的人才和技术需求。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节日慰问等方式与他们建立经常性联系,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关照。”鹿邑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袁航表示,将多措并举引才留才用才,保障人才干事有舞台、创业有机会、发展有空间,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
责任编辑:张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