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的意见》,深化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加强就业研究成果培育和应用,我省将就业创业研究作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础性工作,鼓励高校聚焦就业创业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前瞻性、实证性研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将实践中的经验做法系统化、理论化,并予以广泛推广应用,得到了全省各高校的积极响应与广泛参与。 新时代新征程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新定位新使命,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做好2025年全省普通高校就业创业课题立项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2025年全省普通高校就业创业课题立项工作。 1课题类别 2025年全省普通高校就业创业课题分为团队课题、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三个类别,拟立项不超过150项,课题申报者在课题范围(见选题范围)内进行选题,不得更改原题目。其中团队课题、重点课题研究周期不超过2年,并给予经费支持,按照课题经费支出计划合理合规使用;一般课题研究周期1年。 团队课题由省教育厅学生处遴选有一定研究基础的团队实施,应着力解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省内高校人才培养和就业创业工作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团队课题成果应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咨政性和创新性,须提供一篇研究报告(不少于5万字)和一篇决策咨询报告(8000字左右,须包括数据分析、趋势判断、建议等内容)。 2申报对象 详情如下: 课题负责人为现从事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人员(含就业创业指导教师),以及从事教务、学团、实习实训等工作人员和二级院系辅导员。承担往年全省大中专院校就业创业课题未结项者(含课题负责人和成员)不允许申报本次课题。鼓励课题负责人邀请本领域行业专家、企业高管作为成员参与。 团队课题负责人应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作风正派、治学严谨,原则上应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或副处以上职务,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须至少具备以下任一条件:近5年至少发表1篇被CSSCI或北大核心期刊收录的就业创业相关学术论文(不含书评);或出版就业创业专著(不含教材)1本;或完成省部级以上就业创业相关研究课题1项。以上均为主持人或第一作者。团队课题成员应为现从事就业创业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实习实训、学团等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含受邀行业专家、企业高管),且近5年至少有1项就业创业相关代表性成果。 重点课题负责人应具有一定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原则上应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或副处以上职务,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须至少具备以下任一条件:近8年至少发表1篇被CSSCI或北大核心期刊收录或3篇普通中文期刊就业创业相关学术论文(不含书评);或指导就业创业类竞赛省级及以上优秀指导教师1次;或完成市厅级以上主管部门设立的就业创业相关研究课题1项。以上均为主持人或第一作者。重点课题成员应为现从事就业创业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实习实训、学团等人员(含受邀行业专家、企业高管)。 一般课题负责人应具有一定的学术基础,较好的学术道德,原则上应具有中级(须1名正高级或2名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在课题完整研究周期内到达退休年龄的人员不得作为项目负责人,课题(团队)成员数量(含负责人)不超过6人,课题人员不得同时参与超过2个课题(含主持课题)。 3申报名额 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国赛、省赛金奖选手第一指导教师和教师赛道金奖获奖教师,可直接申请课题,限报1项,不占用学校申报名额。 4选题范围 一、团队课题1.区域人才供需适配视域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反馈驱动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 2.新“双高”计划视域下职业教育转型与就业新形态研究 二、重点课题 1.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分市场建设与招聘实效提升研究 2.河南省重点群体大学生就业帮扶“家校地”联动机制研究 3.基于“政校企”协同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素质提升路径研究 4.河南省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质量提升研究 5.河南省高校就业创业特色教材现状及其高质量建设研究 6.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与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融通互促机制研究 7.河南省同类别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与应对策略研究 8.河南省高校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实践平台体系建设研究 9.数智赋能高质量就业服务提升与应用场景创新研究 10.河南省高等职业学校就业工作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三、一般课题 (一)就业形势与政策1.省内外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激励政策对比分析研究2.河南省高校完善就业与招生、培养有效联动机制研究3.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有效路径研究4.河南省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缓就业”现象成因及对策研究5.人工智能时代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机遇、挑战与对策研究 (二)就业市场与渠道1.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分市场品牌辐射带动作用研究2.校友资源赋能高校毕业生校企供需对接机制建设研究3.河南省高校与“政企行协”合作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模式研究4.社交媒体在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取与就业渠道拓展中的应用研究5.河南省高校毕业生留豫与外流就业对比研究 (三)就业创业指导1.河南省高校就业育人文化研究2.河南省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引导策略研究3.河南省高中、大学生涯教育一体化贯通机制研究4.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实践与发展研究5.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个性化服务与就业心理调适研究 (四)就业工作机制保障1.河南省高校二级院部(系)促就业工作效能提升研究2.河南省高校职能部门协同联动促就业机制研究3.河南省高校就业工作保障效能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4.“一站式”社区下精准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研究5.高校毕业生就业安全风险应对与应急管理机制研究6.基于市场导向的高等职业学校实习与就业联动模式构建研究7.产教融合视角下高等职业学校技能培训对学生就业的促进机制研究 (五)促进供需适配1.河南省医学专业毕业生供需适配现状及对策研究2.新工科背景下河南省高校工科专业人才供需适配研究3.河南省师范专业毕业生供需适配趋势及对策研究4.河南省特色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供需适配研究5.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提升供需适配度策略研究 5申报时间 来源:河南省教育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鹿邑人才信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