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邑_百度百科
2014-08-04 00:11:13 来源:鹿邑人才信息网 作者: 【 】 浏览:20103次 评论:0

鹿邑 即 鹿邑县 。

 
声明
本词条已参考行政区域类词条编辑指南进行整理;如果您有建议或想参与整理,欢迎您与百科地理组一起交流。
 
 
鹿邑县位于黄淮平原河南省的东部豫皖交界处,属河南省直管县。东临曹操华佗故里中华药都安徽亳州市,西接羲皇古都周口淮阳县,北靠柘城县,南望郸城县,鹿邑县古称鸣鹿、真源苦县、谷阳、仙源。鹿邑因老子而扬名海内外,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境内交通极为便利。
鹿邑是道教鼻祖老子的诞生地,2011年11月,经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专家实地考察论证,报中国文联审批、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备案,命名河南省鹿邑县为“中国老子文化之乡”,并建立“中国老子文化研究中心”。
中文名称
鹿邑县
外文名称
Luyi County
别    名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中国河南
下辖地区
13个镇、7个乡,4个办事处
政府驻地
紫气大道真源办事处
电话区号
(+86)0394
邮政区码
477200
地理位置
河南省东部
面    积
1245.5平方公里
人    口
116万人
方    言
气候条件
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老君台太清宫、升仙台·日军侵华遗址·虞姬墓
机    场
火车站
车牌代码
豫P
城市名片
GDP
196亿元 (2012年)

目录

 
 
 

7城市建设

8旅游资源

9饮食文化

10鹿邑名人

11城市荣誉

 
 

1历史沿革编辑

早在远古时期,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揭开了鹿邑人文历史的初页。
夏商时期,境内置小诸侯国(今鹿邑县太清宫镇)始称“厉(Lài)”,属豫州。此乃鹿邑县有史记载的设城建置之始,距今已有4000余年。此设置一直延续至西周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境内置苦(hù)(今鹿邑县太清宫镇),一度名相和鸣鹿(今鹿邑县辛集镇),均属豫州陈国。公 元前 571年,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道家鼻祖老子李耳(老聃)就诞生在苦赖乡曲仁里(今鹿邑县太清宫镇)。周敬王42年7月(前478年),楚惠王 灭陈,苦又属楚。秦时,苦县属豫州陈国。
  西汉,苦县属兖州淮阳国。新莽时期改苦为赖陵,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光武帝改赖陵复苦县。建安元年(公元196年)献帝封曹操为武平侯,食邑于此,属豫州陈国。现鹿邑县境内还存有三国魏曹修建的武平城(今鹿邑县邱集乡武平城村)及观武台(今鹿邑县玄武镇)遗址。
  咸康三年(公元337年),改苦为父阳(今鹿邑县太清宫)和武平属陈留郡。南北朝孝明帝正光年间改父阳为谷阳,属陈留郡。
,谷阳属豫州谯郡。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更武平为鹿邑,并移治今试量镇鹿邑属淮阳郡。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农民军田黑社占据鹿邑,改鹿邑为涡州。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田黑社败,更涡州复名鹿邑。
  李唐时期,唐王朝认老子李耳为先祖,追封为乾元皇帝。并在老子出生地兴建观庙和行宫(即太清宫、洞霄宫),作为每年朝廷祭祀老子之用。又将老子生地(今 鹿邑县太清宫)追封为道德真源、天尊仙源。所以,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改谷阳为真源,载初元年(公元689年)改真源为仙源。神龙元年(公元705 年)仙源复名为真源,同属河南道亳州。
  ,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改真源为卫真和鹿邑同属淮南东路亳州辖。 元,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鹿邑、卫真两县合并,取名鹿邑,治所设置在今县城,属河南江北行省归德府亳州。从此,县名始一,境域至清末亦无大变化。
  明清时期,鹿邑均隶属河南归德。民国时期先后属开封、商丘、淮阳等专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鹿邑县的行政隶属关系和行政区划设置,有过几次较大的变动和调整。
  建国初期,鹿邑县先后属淮阳、商丘、开封、周口等专区。1968年6月属周口地区。2000年6月至今,国务院批准周口撤地设,鹿邑从之。[1-2]   

2行政区划编辑

4个街道:真源街道、卫真街道、鸣鹿街道、谷阳街道。
两个管委会:农场管理委会,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
县人民政府驻地在真源办事处。

3地理环境编辑

位置境域

鹿邑地质构造属周口盆地的一部分,北临太康隆起,与华北盆地开封凹陷相近,南界亳州-郸城大断裂,与郸城隆起相接,东连鲁西隆起,西接豫西隆起。总面积1238平方公里。[4] 

地质

鹿邑地质构造属周口盆地的一部分,鹿邑凹陷形似“萁状”,呈北东走向。以新生界地层为主,底部为中生界和上古生界地层。

地貌

鹿邑属于黄河冲积平原的一部分。[5] 境内地势平坦、低缓倾斜,西北高、东南低,自然坡度为1/4500-6000,海拔37.4-46.5米。最高点在玄武镇崔庄,海拔46.3米;最低点在郑家集乡王竹园,海拔37.4米。高差8.9米。

土壤

鹿邑县土壤有潮土、砂礓黑土两个土类,3个亚类(含黄潮土、褐土化潮土、砂礓黑土),6个土属(淤土属、两合土属、褐土化两合土属、黑底淤土属、黑老土属、褐土化淤土属),23个土种。鹿邑地表土壤养分含量是:有机质含量不高,富钾贫磷,氮素不足。PH值6-8,绝大部分6.7-7.2。

4政治编辑

政府主要领导人(截至2013年)
职务 姓名
县委书记 陈志伟
县长 朱良才
副县长 陈涛、李玉金、李建华 、杨彩、武卫东、李帮儒 、侯自峰
县长助理 王玉超
参考资料来源:[6] 

5交通运输编辑

境内交通便利,鹿邑县东临南北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干线,G35济广高速公路和G105国道,北靠东西方向亚欧大陆桥陇海干线铁路G30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境内禹亳铁路永登高速公路与G311国道,S207省道和S214省道均在城区交汇并向周边地区环形辐射,北离商丘市陇海铁路商丘站60公里。[3] 
鹿邑东距京九铁路30公里,北近陇海铁路60公里。
311国道和永(城)登(封)高速公路贯穿全境,省道商临路、老沈线、鹿柘路纵横交错,境内已实现了村村通公路。
涡河可实现通航,届时鹿邑县将通江达海,拟建中的许亳铁路将穿境而过。“十五”期间,城区内建成了“五横六纵”的道路骨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鹿邑公路总里程达到1247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密度达到106公里,高出鹿邑县平均水平43.7个百分点,在鹿邑县率先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并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永(城)登(封)高速公路已经建成通车。涡河航运工程在抓紧建设中,建成后鹿邑县将通江达海。

6经济编辑

综述

 
2009年,鹿邑生产总值实现141.5亿元,增长1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3亿元,增长30.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2亿元,增长26.2%,高于河南省14.6个百分点,增幅居鹿邑县第一,河南省第三。
2010年,鹿邑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59亿元,增长12.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9亿元,增长22.6%,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8亿元,增长11.8%;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1亿元,增长2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亿元,增长20%;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亿元,增长1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2572元,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4740元,增长9%,增幅鹿邑县第一。
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4亿元,增长10.5%,三次产业比为23.6:50.6:25.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3亿元,增长19%。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57亿元,增长17%。金融机构存款余额99.3亿元,增长20.7%,各项贷款余额48.14亿元,增长10.6%。二是工业经济增量提质。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80.1亿元,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4.6亿元,增长19.5%。三是农村经济稳步增长。2011年,鹿邑县粮食总产18.14亿斤,增长4.4%,粮食生产连续8年丰产丰收。四是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亿元,增长18.2%。五是文化旅游持续发展。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20所、农家书屋239家。芝麻种植及传统小磨香油制作技艺被列为河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成功举办老子庙会、老子诞辰2582周年公祭大典暨中国福彩“中华故事——老子”即开型首发式活动;鹿邑被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老子文化之乡”, 申报“中国老子文化研究中心”获得批准;筹建老子学院工作已列入省“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增幅鹿邑县第一。
2012年实现生产总值196亿元,增长10%;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38亿元,增长1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1亿元,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1亿元,增长16%;外贸出口总额1574万美元,增长21%;实际利用外资3756万美元,增长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650元和6580元,均增长9%;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节能减排完成省定目标。[3] 
2013年生产总值达到221.8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全部工业增加值106.1亿元、增长14.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7亿元、增长28%;固定资产投资112.6亿元、增长2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8亿元、增长1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22元、增长11.7%,农民人均纯收入7755元、增长12.8%。

第一产业

鹿邑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农业大县,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棉花、烟叶等。
2013年,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粮食总产18.4亿斤,增长1.6%,再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建设22个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示范方,培育27家产值过千万元的农业龙头企业,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676个,新发展种养大户500多户,保持“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荣誉,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植树造林1.3万亩,植树182万株,均超额完成责任目标,顺利通过省级林业生态县验收;治理重点沟河10条,新挖沟渠12条,新建维修桥涵392座,新打机井950眼,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万亩,连续九年夺得省“红旗渠精神杯”。[7] 

第二产业

2013年为工业企业供地1100多亩,协调贷款9.8亿元,中国银行落户鹿邑,金融环境更加宽松。建成投运赵村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实现我县输电电压等级由110千伏向220千伏的历史性跨越,用电紧张局面得到有效改善。产业集聚区工业物流园区、户外休闲产业园、是锦毛都产业园、产业集聚区第一新型社区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新铺设供水管网6000米、供气管网8000米,改造高低压线路14500米,新规划110千伏变电站一座,新建标准化厂房20万平方米,成立了统计分局和警务室,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区新入驻工业企业1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2家,实现营业收入200亿元,增长43.8%,工业增加值52亿元,增长39%,税收2.93亿元,增长31%,从业人员2万人,增长89%。农副产品加工、尾毛纺织、医药日化三大主导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产业链进一步拉长。实施品牌兴县战略,新注册商标23件,帮助企业申报驰名商标2件,三和皮革等3家企业被确定为县质量标杆建设重点企业,组织宋河酒业成功申报省级公共技术研发中心,辅仁药业成功申报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宋河粮液被评为“中国网络十大畅销名酒”。[7] 

第三产业

鹿邑县邮电大楼

鹿邑县邮电大楼

鹿邑县形成了皮革粮食医药肉食尾毛草编板材纺织八大产业特色:
2013年,举办了老子庙会、老子诞辰2584周年公祭大典、“大道西行·重走先哲出关路”、豫陕自驾逍遥游等旅游推介活动,签订了豫陕两省五地四景区合作联盟战略协议,实行资源共享、线路同推、门票互通,游客接待量增长18.5%;编撰弘扬老子文化、宣传老子故里书籍5部;组织人员参与央视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栏目录制曾仕强先生解读《道德经》活动;配合央视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拍摄了《鹿邑:老子不老》专题片并播出,实现在央视播出老子故里专题片的突破;协助完成越调电影《老子》的拍摄工作。曲仁里老子文化产业园区被命名为“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并入围省文化产业“双十”工程候选单位。中棉农贸市场、华联商厦城市广场开工建设,传统服务业逐步向现代服务业转变。鹿邑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9.16亿元,增长15.1%,各项贷款余额76.71亿元,增长27.58%。鹿邑新增贷款和资本市场融资共计30亿元,是责任目标的1.5倍,实现资金流出地向资金流入地转变,有力支持了县域经济发展。[7] 

7城市建设编辑

截至2010年,城区有公园二个(陈抟公园)(滨河公园),景区两个(老君台景区、太清宫景区),  有水厂一座,深水井四眼。县城市区北靠涡河,城区内有风景河、护城河两条河流。
县城规划区面积80平方公里,已建成35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人口达26万,城镇化率达38%。
实施了城网改造,共改造城网台区15处、10千伏线路10公里,城区供电质量明显提高,2万多居民得到城网改造的实惠。
2003年,鹿邑工业用电达到4774万度,居民生活用电6164万度。推进了小城镇建设,2003年玄武镇被国家体改委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鹿邑城镇规划建设快速发展,聘请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在原县城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了《鹿邑县2004~2020年县城总体规划》,并于2004年八月中旬通过专家评审,周口市人民政府于12月2日正式批准实施。以此为依据,做好了县城新区规划,将县城新区定位在县城西部,即鸣鹿路以西陈楼收费站以东,涡河以南鹿郸公路以北,面积6.9平方公里。新的总体规划定位后,市区规划面积达80平方公里。

8旅游资源编辑

老子故里旅游区是一个集历史文化、自然风情、休闲养生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4A级景区
旅游区位于鹿邑县境东部,总面积30平方千米。
旅游区的重点以太清宫景区、明道宫景区和老子天下第一园景区为中心,充分发挥其人文景观优势,向游客展示一个真实的老子故里形象。同时,发掘商周大墓等历史遗址、楚汉相争的垓下古战场、陈抟故园、武平封侯处等遗迹,展示老子故里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展示古代战场波澜壮阔的场景,展示三国曹氏纵横驰骋、争夺天下的雄心。
老子故里旅游区共有旅游资源单体272个,分属6个主类、15个亚类、36个基本类型;优良级旅游资源137个,其中五级38个、四级35个、三级64个,普通级旅游资源135个,其中二级72个、一级63个。
太清宫遗迹、老君台1968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加大保护和建设力度,旅游资源品味得到极大提高。
老子故里鹿邑古称“鸣鹿”、“苦”、“真源”、“谷阳”、“仙源”,元朝至元二年(1265年)改为鹿邑县,沿用至今。春秋时期我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之一的老子和宋初著名学者、道家修士陈抟,均诞生在这里。太清宫老君台等纪念老子的文物古迹保存完好,2001年
老君台太清宫遗址被国家文物局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9饮食文化编辑

鹿邑县农业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两年三茬作物种植,粗粮作物以玉米、高粱为主,油料作物以大豆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烟草等为主。鹿邑人主要以面食为主。饮食早晨以馒头、糊涂(粥)为主餐,中午以面条为主餐,晚上以馒头和米汤为主。
观堂麻片
观堂麻片是鹿邑特产之一,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观堂麻片的主要原料是:芝麻仁、白糖和饴糖,并采用传统的配料方法,制作精巧,片薄如纸,含入口内,不嚼自化,营养丰富,有健脾、开胃、润肺之功能。是馈赠亲友、旅途食用、老人或儿童高级补品。
邱集烧饼
邱集烧饼,上等小麦粉烧制而成,香酥可口,营养丰富,老少皆宜,风味独特,可谓“豫东一绝”!
鹿邑卤鸡、 孔集烧鸡
鹿邑卤鸡,以孔集烧鸡最为出名,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它以骨酥肉烂、色鲜味美、肥而不腻远近闻名。除行销本省外,远销安徽、北京、广州、深圳等地。鹿邑卤鸡, 配料科学,卤汤中加以茴香、肉桂、良姜、丁香、白芷、草果、花椒等十多种中草药。并以香油烹炸、文火焖煮而成。
鹿邑试量狗肉,是豫东著名风味小吃。它以肉烂味美闻名全国。 试量集在鹿邑城西25公里处。试量狗肉特点是:颜色鲜红,手捻为丝,味道鲜美,熏香醇厚,久贮不腐。 试量狗肉,采用祖传制作方法,配有各种佐料,并加火硝少许。去杂后,文火焖煮,煮成的狗肉,浓香扑鼻,没有腥味。很久以来,不少中外客商慕名前来,争相购买。
辛集麻花,全麻油制作,通体晶透,香酥可口而不腻,老少皆宜,风味独特。
为国内独有。以地产黄豆、小米,浸泡膨胀后磨碎为沫,取汁煮成。色白如乳,细腻无渣,滑润如脂,香甜爽口,不亚乳汁,故名妈(俗指奶水)糊。饮时佐以咸面黄豆。饮后碗净如洗者如上品,如不净则必有玉米掺入,其味不佳。旧时城内以周家妈糊为上。
鹿邑娃娃鱼粉丝汤
爽口凉滑,虽然才二块钱一碗,开着宝马车去吃的大有人在。
高集烧饼
家喻户晓,以前走亲访友,必带礼品。

10鹿邑名人编辑

老子
北宋 真源、鹿邑均属淮南东路亳州

北宋 真源、鹿邑均属淮南东路亳州

河南鹿邑是道教鼻祖老子(李耳)的诞生地、道家文明的发源地,也是世界李氏华人的共同祖根。
北宋著名的道教学者(今河南鹿邑人),他继承(周易参同契)以易理阐述丹法的思想,留下了不少易道结合的丹书,对于宇宙生成论和内丹理论方面贡献较大。
字升卿,东汉陈国武平(今鹿邑)人,有孝性,善谋略,为时人所称道。
教授,男,1958年12月生,汉族,河南鹿邑人,中共党员,硕士生导师。现任法学研究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法学院党委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高校教材组织委员会委员,中国儒家法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法学会副会长。 
  朱秀海
海军创作室创作员,中国一级作家,满族,1954年生于河南鹿邑,1972年12月入伍,曾先后在武汉军区、第二炮兵和海军服役,两次参加对越作战。1978年开始文学创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男,1945年7月生,汉族,河南鹿邑人。大学本科学历,工程师职称,警衔为副总警监,196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7月参加工作。曾任河南省委常委、副省长,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现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河南理工大学兼职教授。
男,1942年2月生,河南鹿邑人,汉族,1961年7月参加工作,196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学历大专 (河北省保定空军第二预校飞行、滑翔专业)。省委政法委秘书长,八届省政协常委,九届省人大常委。
男,1955年9年25日生于河南省鹿邑县,198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4月参加工作,陕西财经学院金融系货币银行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008.09至2013年4月,任交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2013年04月—至今 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

11城市荣誉编辑

中国中部百强县 河南省十大文化强县[8]  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县[9]  中国民营经济最佳投资县[9] 
河南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县[9]  河南省食品工业强县”等荣誉称号[9]  全国双拥模范县 省委、省政府赋予的35个扩权县之一
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 全省24个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扶持县之一 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 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
全国产棉大县 全国商品粮基地县 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县 中国民营经济最佳投资县
全国烟叶生产先进县 全国商品粮基地县 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 河南省供港活牛出口基地县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