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力资源强国报告》发布
2018-11-18 22:33:39 来源:中国人才50人论坛 作者: 【 】 浏览:1040次 评论:0

   2018913日,全球化智库(CCG)与中国教育学会联合发布《2018人力资源强国报告--人力资源竞争力指数》。本报告由CCG特邀高级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副秘长、研究员高书国和CCG主任、中国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会长王辉耀主编。报告指出:发达国家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部分发达国家人力资源竞争力明显下降;中国人力资源竞争力排名上升至第13位,接近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中国人力资源竞争力的总量优势正在向人均优势转变,人力资源开发贡献水平升至全球第5位,成为全球这一指标进步最快的国家。

   本报告由中国教育学会、全球化智库(CCG)、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组成的联合课题组对全球人力资源竞争力水平进行第三次评估与联合研究而形成。CCG主任王辉耀在发布会上致辞,CCG特邀高级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副秘长高书国对报告进行了发布。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高兵,北京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晓明,中智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董事王咏生等人才领域专家学者就中国人力资源发展特点、开发模式和发展短板等进行充分探讨与交流,对人力资源强国建设提出战略建议与政策措施。

   人力资源强国是指人力资源总量丰富、开发充分、结构合理、效能发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包涵人力资源数量、质量、结构、开发能力及利用效率等方面重要因素。人力资源强国是人才强国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力人才资源,这是创新发展的最大‘富矿’。”人力资源强国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是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保障国家和平发展的根本途径。

    本次人力资源强国评价报告是在“中国梦”大背景下展开的新一轮评价,紧密结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2018-2022年教育现代化行动计划》研究制定工作,重点考察和评估人力资源强国实现程度、发展水平和存在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本报告分为2018年人力资源竞争力总体情况、课题研究的技术路径与数据来源和2018年人力资源竞争力指数分项指标分析三大部分。通过指标评价与数据分析,报告总结出以下重要结论。第一,新一轮人力资源强国竞争力指标排名显示,中国人力资源开发规模世界第一,开发能力持续提升,开发质量不断提高,开发贡献举世瞩目,更加接近人力资源强国门槛。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的“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将有可能成为进入人力资源强国的唯一的发展中大国;第二,中国人力资源竞争力的总量优势正在向人均优势转变,开发质量持续提升,专利申请量处于世界第一位,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在发展中国家处于前列,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显著提高;第三,中国初步探索并形成了一条人力资源“低成本-高效益”的开发模式,人力资源开发贡献水平从2000年的第26位,大幅提升为第5位,成为全球这一指标进步最快的国家。

 

责任编辑:滕金虎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