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小明一起读懂“国家账本”
![]() ![]()
大家好,我是小明。对,我就是著名的小明。家住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我又来啦。
今天小明我要跟大家聊一聊“账本”的那些事儿。 家家户户都有一本记录家庭成员开支的家庭账本,咱们的国家也不例外。这本关乎国计民生的国家账本,当然就是政府预算啦。 这不,又开两会了,又到了审查批准政府预算的时候,大家快来围观。 可是,小伙伴们纷纷表示,数百页厚的预算,真心看不懂。 没关系,今天,就请大家跟小明我一起来读懂政府预算。 啥叫预算 政府预算,是指经过法定程序,由国家权力机关批准的政府年度收支计划。 长期以来,社会上一直存在着“预算资金是政府的钱”的错误观念。事实上,预算资金是公共资金,是全体人民委托给政府管理的钱。人民通过纳税等方式将资金委托给政府管理,是为了满足公共需要。 既然政府预算资金属于受托管理的公共资金,那么政府的收支计划就应当经过人民同意方能实施。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年全国人代会的一项重要议程,就是审查批准预算。人大代表只有认真履行好这一职责,才能代表全体人民看紧公共资金的“钱袋子”,把该花的钱花好,该少花的不多花,不该花的坚决不花。 党的十八大以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成为社会各界共同的呼声。其中,预算制度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笼子。严格的预算约束,能防止政府“任性”花钱,确保每一分公共资金都用于增进公共利益,而不是为官员个人谋私利,从根本上防范腐败的发生。 啥是预算公开 审查批准预算、监督预算执行是全国人大的法定职责,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全国人大还不断推动广大人民群众切实享有对预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2010年两会,全国人大要求中央各部门“在预算经过批准之后的15日内向社会公开”,由此,预算公开不再是“建议”。2012年4月,几乎全部中央部门、单位都在1周内“晒”出预算表,预算表不仅有预算数据,还介绍了政策内容及目标,“财”与“政”结合让普通群众更易看懂预算。根据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预算法,预算公开已经成为一项法定义务。 钱从哪里来?取之于民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我的工作单位是一家央企的北京分公司。去年,公司员工都蛮拼的,公司业绩不错。不过,老总在年终总结会上说,咱们打拼挣的钱必须上缴一部分给国家。好吧,为国家作贡献,我们很骄傲。 按照规定,国有企业的收益要按照一定比例上缴国家财政,不同类型的企业上缴比例不尽相同。这部分收入,构成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我的工作朝九晚五很规律。今年初我涨了工资,每个月的税前工资终于超过了7000元。不过,我拿到手里的可不是这个数,公司的会计告诉我,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我每个月还得向税务局缴纳个人所得税。我缴的税都干吗去了呢? 不只是个人收入要交税,吃饭、购物、旅游等消费活动也要交税,企业生产经营要交增值税,获得的利润要交企业所得税,进出口要交关税……我国共有大大小小18种税,这些税收最终都上缴国库。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债务收入、转移性收入等,构成了我国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不久前,公司安排我去广州出了一趟差,坐飞机往返。不过,我发现一个问题,机票票款里还包含了100元的民航发展基金收费。机票已经很贵了,为什么还要付额外的费用?这些钱又去哪儿了呢? 民航发展基金就是过去俗称的“机场建设费”,目的是用来建设民用机场,发展航空事业。除了民航发展基金,我国还有铁路建设基金、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彩票公益金等等,它们统称为政府性基金收入,共同特点是以收定支。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 我每个月都会缴纳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和失业五种保险金,这笔费用可不小哦。不光是我,家里的老人也每个月上缴养老、医疗保险等,这些保险能让我们的生活更有保障。 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按险种划分,包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失业保险基金收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工伤保险基金收入、生育保险基金收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等。 钱到了这里 政府预算: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钱花到哪里去?用之于民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近年来,国家对教育支出不断加大投入。2014年中央财政支出4101.9亿元,2015年将中职学校、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两项助学金标准从年生均1500元提高到2000元。 春节期间,我去表姐家串门。她家以前很困难,买不起房,全家最大的梦想就是能住进自己的房子。这不,去年国家的好政策落到了表姐一家,他们搬进了新建的保障房。我去了一看,还真不错。一说起这新房,表姐脸上乐开了花。 为了实现老百姓的安居梦,国家不断加大住房保障支出力度,2014年中央财政支出2529.78亿元,2015年还将积极支持棚户区改造,盘活存量住房。 我家孩子今年上小学二年级。孩子的义务教育学杂费免了,新的校舍更新改造了,而且这几年财政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促进教师流动。很多优质学校的老师来到了这个小学,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孩子高兴了,我们家长也满意了。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 我家旁边,以前有几个美术馆,门票挺贵,因此很少去。这几年,博物馆、美术馆免费向公众开放,中央财政予以大力支持。今年,旁边还建了一座新的社区公共图书馆。如今,优质免费的文化资源就在家门口,周末闲暇我们一家人也有了文化好去处。 文化公共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14年中央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508.15亿元,2015年将支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民族民间文化发展。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 我的父亲虽然已经退休几年了,但他的基本养老金却逐年提高,老人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我也少了一些负担和后顾之忧。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是在分析近年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变化趋势以及参保人员人数、待遇标准、社会保险政策调整等对基金支出影响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的支出范围、项目和标准编制的。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包括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国有企业发展要求,以及国家战略、安全等需要安排的支出,弥补国有企业改革成本方面的支出和其他支出。具体支出范围依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以及不同时期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任务,统筹安排确定。必要时,可部分用于社会保障等支出。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今年春节回老家过年,我选择了坐高铁。自从老家通了高铁,大大缩短了路上的时间。有高铁,真好!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主要用于支持重大基础性设施建设、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建设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新预算法亮点 重新确立 立法宗旨 为了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新预算法从过去的政府管理法转变为管理政府法,全体人民通过预算来严格控制、监督政府权力 明确了预算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 明确预算决算原则 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收支平衡 全口径预算管理 政府全部收入和支出都纳入预算管理,不得有预算外资金 从横向明确了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四本账”的预算体系 严管地方债 限定举债主体、举债规模、举债方式 限定用途,只能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 明确举债列入本级预算调整方案,报本级人大常委会批准 强化信息公开,举债情况要向社会公开并作出说明 规范转移支付 明确转移支付的种类、原则和目标 严格管理专项转移支付 推进预算公开 公开经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批准的预算、预算调整、决算、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及报表 公开经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决算及报表 公开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进行政府采购的情况 公开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公开政府预算、决算时,应当对财政转移支付安排执行情况以及举债的情况等重要事项作出说明 公开部门预算、决算时,应当对机关运行经费的安排、使用情况作出说明 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 预算支出应当按功能和经济性质分类编制,支出按功能分类分为类、款、项,按其经济性质分类分为类、款 增强预算执行规范性 政府的全部收入应当上缴国库 各级政府不得向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和单位下达收入指标 只有法律明确规定或者经国务院批准的特定专用资金,才可以设立财政专户 那些年那些事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其中写道:“关于财政:建立国家预算决算制度,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范围,厉行精简节约,逐步平衡财政收支,积累国家生产资金。” 1949年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1950年度全国财政收支概算草案报告》。这是新中国第一个财政预算。在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的情况下,预算中经济建设投资占到23.9%,文教卫生费用也占到4.1%。当时国民党政府的留用人员激动地说,这才是人民的预算。 1951年 1951年8月,政务院颁布了《预算决算暂行条例》,规定了国家预算的组织体系,各级人民政府的预算权,各级预算的编制、审查、核定与执行程序。 1954年 1954年6月,我国撤销了大行政区。原来实行的中央、大行政区、省三级财政预算体系改为中央、省和县三级财政预算体系。 1961年 1961年进入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后,按照“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我国对1958年至1960年财政预算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改进,调整了预算管理体制,加强了对预算内、外资金的管理。 1982年 为适应改革开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1982年中央决定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试行“市领导县”的体制,事实上增加了地市一级预算。1985年4月,中央决定县以下的乡、镇建立一级预算。于是,我国预算体制从三级变为中央、省、市、县、乡五级预算,从此实现了“一级政权、一级财政、一级预算”的目标。 1991年 1991年,国务院颁布《国家预算管理条例》,沿用了40年的《预算决算暂行条例》宣布废止。 1994年 1994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预算法。预算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预算体制发展改革中的一个里程碑,弥补了长期以来预算制度缺乏法律权威性和严肃性的弊端。预算法又被称为“亚宪法”。 2014年 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预算法的决定,这是预算法出台20年来的首次修改。 这些人这样说 国家的预算是一个重大的问题,里面反映着整个国家的政策,因为它规定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 —毛泽东 预算不是一个钱柜,而是一个洒水器:它抽上来又洒出去的水越多,国家就越繁荣。 —巴尔扎克 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预算能力。 —希克 本版数据来源:国务院关于201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来源光明日报) |
责任编辑:lyrcxx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