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创业投资基金的实践与发展
人才创业投资基金作为一种新兴的投融资工具,不仅是高层次人才招引和科创项目落地的重要手段,也是吸引有技术的高层次人才参与创业的重要方式。深入研究人才创业投资基金的实践做法和发展模式,对于完善我国创业投资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才创业投资基金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我国创业投资行业发展迅速。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网站查询统计,全国自浙江2011年9月30日设立宁波海邦人才创业投资基金以来,国内部分省、计划单列市和地级市、县(区)先后组建以高层次人才创业为投资标的的人才创业投资基金。截至2025年2月12日,各地先后设立人才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128只,其中,人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62只,人才创业投资基金66只。人才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合计认缴规模331.93亿元,每只人才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平均规模约2.59亿元,其中人才创业投资基金认缴规模174.30亿元,占比52.51%,人才股权投资基金认缴规模157.63亿元,占比47.49%,大多数人才创业投资基金规模集中于0.5至5亿元之间。 另一方面,从人才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渗透率来看,全国人才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存续规模331.93亿元,占2025年1月末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规模14.3万亿元的0.23%,占2025年1月末存续创业投资基金规模3.36万亿元的0.99%。虽然人才创业投资基金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显著发展,但整体渗透率仍较低,在实际运作中也面临诸多问题。 ——人才集团出资设立人才创业投资基金数量少 以浙江为例,截至2025年2月,浙江仅部分市、县(区)人才集团参与出资成立人才创业投资基金,多数地区尚未开展。浙江省、市、县(区)54家人才集团(包括25家人力资源或人才公司)中,有8家地级市和14家县(区)人才集团直接或间接参与出资成立了人才创业投资基金,占比41%。 ——人才集团投资专业人才不足 人才集团在开展投资业务时面临投资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国内人才集团大部分是近几年组建成立的,组织架构中较少设有专门的人才投资部,投资业务分散在其他部门,缺乏专业分工和协同机制。现有人才集团投资部门人员编制有限,难以吸引和留住具备专业投资背景和经验的人才。人才集团现有人员在投资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的专业能力不足,影响了人才创业投资基金的规范运作和投资效率。 ——人才创业投资基金资金来源单一 人才集团自身盈利能力弱,难以依靠自身积累投入人才创业投资基金。与市场化创业投资基金和创投类基金管理人相比,人才集团在资金投入方面明显不足。此外,我国创业投资市场目前面临多重挑战,包括募资难、募资渠道有限、长期资金较少、资金成本较高等问题。由于资金供给不足,创业投资机构在募集资金时往往需要承担较高的利息或回报要求,这增加了运营成本,降低了投资效益。 ——人才创业投资基金项目渠道匮乏 目前人才创业投资基金在项目渠道资源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优质项目获取难度大。人才创业投资基金需要与全国范围内的专业基金竞争市场份额,筛选具备发展潜力的行业和优质企业。如果仅依赖被动接收的项目,很难接触到高质量的创新创业项目。 ——人才创业投资基金政策依据缺失 目前,国内尚无专门针对人才创业投资基金的政策法规,导致运作机制不明确。全国各地尚未出台统一的人才基金管理办法,而现有的《产业基金管理办法》也未明确人才创业投资基金是否属于产业基金范畴,导致人才基金运作缺乏明确依据。人才基金在管理架构和职责分工、投资方向和阶段、投资模式和要求、绩效考核和风险防控等方面均缺乏明确规定。部分地区虽有相关探索,但尚未形成普遍适用的政策。 国内人才创业投资基金的实践案例 ——西安市人才发展基金 2022年11月,《西安市人才发展基金管理办法(暂行)》发布。作为西北地区首只人才投资基金,西安市人才发展基金在全国首创基金直投形式助力创新人才获得股权激励,促进人才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陕西西咸新区人才集团有限公司直接参与出资6.67%,基金认缴规模5亿元,基金存续期10年,基金投资方向为西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各类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项目,投资方式包括创新人才的股权激励、创业人才的股权投资和市场化股权投资三种。 人才基金有三大创新,在投资方式上,通过股权激励解决创业人才“有智无资”的问题,实现了优秀企业吸引高质量人才的目的;在机制设置上,实行人才基金70%、激励对象30%的出资方式,规避了“无风险套利”;在运作模式上,“投贷联动”效应突出,为人才企业提供组合式金融服务。 ——湖州市人才发展股权投资基金 2020年9月24日,浙江省湖州市人才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工商注册成立。湖州市人才发展股权投资基金采取“1+X”母基金+若干子基金的运营模式,加大资本基金导入,优化人才基金投向,充分发挥引才引项目的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参与人才投资。深度挖掘公司、属地政府、项目方三方核心资源,统筹推进股权回购、持资入股、上市退出等系列举措,开创“人才基金+人才园区+持资入股”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截至2024年7月,湖州市人才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累计完成8只子基金备案,子基金总规模达14.9亿元,各子基金深耕专业领域,聚焦新能源、合金特材、工程机械、光电通信及半导体等八大新兴产业,以基金投资助力孵化型企业驶入快车道、推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其中,基金投资的首个项目孔辉汽车已于去年8月实现部分退出,退出部分增值557%。 ——杭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投资基金 2025年1月10日,杭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投资基金正式设立,首期规模1亿元,至此杭州首只高层次人才基金成功落地,这也是杭州人才基金步入实质化运转的里程碑。作为专注于人才创新创业项目投资的“耐心资本”,杭州人才基金聚力“人才+科技+产业”的一体化统筹和全链式培育,重点强化杭州市高层次人才项目投资赋能。杭州人才基金总规模100亿元,通过母基金和直投基金的形式开展人才项目投资,其中规模10亿元的直投基金由杭州市人才集团负责运行管理。杭州人才基金秉承“投早、投小、投人才、投科技”的原则,对单个项目累计直接投资金额一般不超过500万元,原则上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人才基金所投项目产生的超额收益可以向人才创业项目给予一定比例收益让渡,用于支持创业项目研发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等。 为更好地发挥杭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投资基金效能,杭州市人才集团打出一系列“组合拳”。依托“杭创营”“汇金”系列人才科创综合体、海内外创新平台等创新创业载体以及人力资源综合服务,做好做足资金、空间、平台、服务等全要素保障,大力构筑“人才+基金+园区+产业”协同创新体模式,吸引高水平人才来杭集智攻关。 ——乐知新动能人才(临沂)创业投资基金 山东省临沂市于2021年出台了《临沂市新动能人才创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设立人才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投资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企业。临沂市还制定了《临沂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尽职免责实施细则》,明确基金运作遵循市场规律,容忍正常投资风险。对因不可抗力、政策变动或市场风险等因素造成投资损失的,符合尽职免责条件的可申请免责。此外,还建立了风险补偿机制,对符合尽职免责情形的新设基金,根据其投资临沂市域内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实际亏损额给予适当补偿。2022年3月7日,乐知新动能人才(临沂)创业投资基金注册成立,定位为母基金,基金类型为创业投资基金。母基金通过投资子基金,投向临沂市“十优”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支持“四新四化”项目。 促进人才创业投资基金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制定人才创业投资基金方案。人才创业投资基金组建方案应包括成立背景、基金管理架构、基金规模与出资安排、基金投资策略、风险控制、基金费用、基金退出、基金收益分配、基金综合评价以及人才创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人才创业投资基金的组建工作需构建强有力的组织架构,确保各环节有序推进。可由人才集团董事长或分管领导亲自挂帅,担任项目总负责人,协调各方资源,推动关键事项的决策与执行。投资部门作为执行核心,全面负责基金组建的具体实施工作。各部门需协同配合、明确分工职责,建立高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成立投资决策委员会。人才创业投资基金需设立独立的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3或5名,具备组织、人才、投资等专业背景,负责投资决策且拥有最终决策权。决策机制涵盖子基金筛选、立项初审、尽职调查、立项终审、投资决策、子基金投资、投后管理、投资退出等。 建立备投企业(项目)储备库。省、市、县(区)组织部门和人才集团应牵头建立人才创业投资基金备投企业(项目)储备库,制定管理办法,完善储备库制度。通过多渠道征集优质项目,纳入储备库,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促进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投资活动。 优化人才创业投资基金运作模式。在运作模式方面,人才创业投资基金可灵活采用“直投基金”“母基金+ 子基金”“母基金 + 直投基金”以及“母基金 + 子基金 + 直投基金”等多元组合模式运作。不同模式各有优势,可根据属地投资策略、人才现状、项目特点和投资目标进行针对性选择与搭配。在人才创业投资母基金投资人才子基金时,建议将投资比例严格控制在子基金实收资本的30%以内,以有效分散风险,保障母基金的稳健运作。单个人才项目投资金额原则上不得超过被投企业股权估值金额的30%,避免过度集中投资,降低投资风险。 明确人才创业投资基金投资方向。人才创业投资基金投资方向重点聚焦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和新兴产业。在人才投资上,着重投资属地党委组织部门及政府部门认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或人才项目。产业投资领域包括属地党委政府支持发展的现有产业、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颠覆性技术与前沿产业,尤其对新兴产业里高成长性、初创型优秀中小企业加大投资。 加强人才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控制。人才创业投资基金及管理人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及行业监管的要求,建立健全资金募集管理、投资人适当性、信息披露等内部风险控制制度,确保基金合规运营。人才创业投资基金资产应委托具有托管资质的商业银行进行托管,基金管理人应建立重大事项披露制度,提交基金运营报告、经审计的基金财务审计报告和银行托管报告,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基金运作过程中的重大事项。人才创业投资基金应设置不得从事业务负面清单。 完善人才创业投资基金综合评价机制。人才创业投资基金的综合评价应以扶持人才创新创业为导向,重点评价人才集聚效能、产业带动效果、企业贡献程度及基金合规运营等情况。对于正常投资风险,应建立责任追究和尽职免责机制,不将正常投资风险作为追责依据。 (来源:大国人才) |
责任编辑:张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