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乡村振兴人才引擎
2023-11-23 09:46:21 来源: 作者: 【 】 浏览:659次 评论:0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长期以来,人才匮乏是制约乡村发展的重要因素。县域基层作为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和农村产业发展的主阵地,要在倾心引才、悉心育才、诚心用才、暖心留才上下功夫,着力优化县域人才生态,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大展身手、建功立业,以人才振兴推进乡村振兴。

       立足县情倾心引才。写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既需要“土专家”“田秀才”辛勤耕耘,也需要引进更多高素质专业化外来人才,为乡村带来新理念、新技术、新经验,共同激发乡村振兴“一池春水”。围绕改革发展事业需要,结合教育、卫生、农业、林业等重点领域、重点产业人才短板,采取招聘招录、“以才荐才”“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等方式,积极引进当前急需、长远必需紧缺人才,精准引才聚才。打好感情牌,广泛深入挖掘本土乡贤人才资源,通过亲情、乡愁回引他们支援家乡建设;打好环境牌,不断加强农村交通、通讯、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打好事业牌,搭建创业平台,让知识分子、大学毕业生、企业家、退役军人和离退休干部等“有志者”返乡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打好政策牌,构建更加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有效的人才政策体系,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千方百计招才引智。

       架桥铺路悉心育才。本土人才长期扎根在农村,清楚家乡情况,熟知家乡“家底”,了解父老乡亲发展需求和期盼,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具有“主场优势”。要全面摸清人才底数,建立人才信息库,将正在从事或有意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返乡创业者纳入人才队伍培育范畴,结合个人需求意愿,采取集中培训、观摩交流、实践锻炼等方式,重点培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农业实用技术、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内容,不断提升乡村人才队伍带富致富能力;坚持“壮大一个产业、培育一批人才”的理念,依托重点工程、龙头企业等积极搭建人才孵化平台,将人才放到重大工程、重要项目、重点产业上蹲苗历练,让人才在产业发展一线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不拘一格诚心用才。引进人才、培育人才最终都要落实到用好人才上。要综合考量人才的学识履历、专业特长、能力素质,将人才精准地放到合适的岗位上,确保人岗相适、才尽其用,形成人才与岗位、培养与发展的良性互动。一方面,以经开区、农业园区等平台载体为重点,集聚各方优势资源,持续加大创新投入、优化创新生态,促进各类人才作用发挥。另一方面,践行“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才理念,建立柔性用人机制,通过定期举办系列学术研讨会、产业对接会等方式,发挥好“假日工程师”“候鸟专家”等流动人才作用;建立揭榜挂帅制度,鼓励和支持基层党组织“领头雁”、农村致富带头人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等领域人才领办产业项目,破除政策壁垒、“条条框框”限制,竭力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推动人才资源变现为发展红利。

       优化服务暖心留才。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相比待遇,人才更看重成长的舞台、发展的空间和干事的环境。拴住人才、让人才一心扑在乡村振兴事业上,需要久久为功营造“暖环境”。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来抓,积极邀请人才列席重要会议、参加重大活动,畅通人才建言献策渠道,强化人才政治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协调解决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实际困难,解除后顾之忧;完善人才公寓配套设施建设,落实安家费、购房补贴等优惠政策,为人才提供良好生活条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支持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创新创业项目,强化基础要素保障,最大限度促成项目落地投用,推动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主战场当先锋、挑大梁、作表率。

来源:大国人才


责任编辑:张编辑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