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主动适应数字时代发展趋势,创新运用数字技术手段,着眼于人才工作全周期,聚焦人才引进、人才支持、人才服务、人才治理等关键环节,扎实推进人才工作数字化改革,加快构建“党建统领、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取得阶段性成效。![]()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王立平博士(左) 带领团队研究极端苛刻环境使役材料 坚持问题导向 加强顶层设计 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才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出许多新问题新挑战。如人才引进方面,人才招引精准度不高、颗粒度不细,供需对接还不够顺畅;人才支持方面,人才计划多、申报负担重、后续管理难,存在多头申报、重复支持、走穴套利等问题;人才服务方面,服务供给分散在各地各部门,存在政策知晓率不高、服务集成度不够等问题;人才治理方面,人才队伍规模、结构、流动等底数不清楚,工作处于模糊判断、经验决策状态,工作科学化、组织化水平有待提升。 为此,浙江省设计了“1+2+N”的体系架构:“1”就是人才数据库,通过数据流支撑服务流、通过服务流吸引人才流,通过人才流、服务流反哺数据流,形成正向循环;“2”就是面向人才的服务端和面向人才工作者的治理端;“N”就是在统一跑道内的多个应用场景。 主要有四个定位:一是数据底座,通过制定数据标准、审核校验规则,实现各种数据的归集、清洗、挖掘和利用,支撑应用建设,推动场景融通;二是流量入口,人才、企业、市场、政府在这里链接,人才流、项目流、信息流、资金流在这里汇聚;三是服务枢纽,坚持整体政府理念,加强协同联动,集成各级各部门政务服务,链接金融、法律等市场服务,整合孵化器、仪器设备等服务资源,加强质量管理,形成服务闭环,实现一码集成;四是治理中心,通过模型构建、算法优化,开发人才工作全景呈现、监测预警、智能考核、辅助决策等功能,实现工作一屏全览。 注重多跨协同 畅通要素链接 人才是链接各种发展要素的重要节点,对多跨协同有天然需求。在传统的组织架构、运作机制、技术手段下,要素之间的链接还不够顺畅、联动还不够有力、效能还有待提升。聚焦制约“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协同联动的痛点难点,围绕人才侧、企业侧、市场侧、政府侧等多元需求,浙江省以多跨协同应用场景为牵引,推进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流程再造和制度重塑,逐步实现省市县一体、部门间协同、政社企联动、引育用贯通。 比如人才码,打破人才服务区域壁垒、行政壁垒,多跨集成政务服务、双创服务、生活服务等55类服务事项,5800多个线下服务机构,打造纵向贯通省市县、横向协同各部门的人才服务网络,为人才提供全周期一站式服务入口,实现各地服务的互联互通。截至2022年8月,全省共有200多万人才领取人才码,服务人才1700多万人次。 比如揭榜挂帅,围绕打通企业、高校院所和人才之间的信息壁垒,打造技术难题揭榜挂帅场景应用。企业有难题可以来这里发榜,人才有本事可以来这里揭榜,有效破解民营企业“难引人才”、高校院所人才“难接地气”等问题,推动人才、成果和企业、资金等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截至2022年8月,全省共发布企业技术难题9700多个,促成项目合作2900多个,已解决843个。 再比如人才竞争力指数,基于全省人才数据库,通过模型构建、算法优化,动态发布人才竞争力指数,对各地人才工作实绩进行实时评价、全面展示,帮助各地及时找准方位、发现短板,有力促进各地比学赶超、争先创优。 突出实战实效 提升整体效能 数字化改革,真用实用、好用管用是衡量实战实效的重要标准。人才工作数字化改革,通过应用迭代升级,解决了一批长期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问题。 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建设“重点人才工作清单”场景应用,构建“问题常态收集—分类流转—专班推进—跟踪督办—结果评价”的闭环推进机制,较好地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有力提升了人才工作整体效能。 建设“人才项目汇”场景应用,通过“一本账”功能模块对全省各级各类人才项目进行实名制管理。通过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上线项目查重、形审、智评等功能模块,为各级人才项目遴选提供组件工具,有效遏制多头申报、重复支持、走穴串场等现象发生,有力提升了人才项目全周期管理效能。 开发上线人才政策“秒兑”模块,通过大数据比对,向符合条件的人才主动、精准推送人才奖励政策,以数据比对代替多部门串联审批,突破时空限制,人才只需提供姓名、证件号等基础信息,系统后台自动进行资格条件审核和资金发放,提升了人才享受政策的速度和便捷度,受到人才的广泛好评。截至目前,全省各地通过此场景累计发放各类津补贴87亿元。 守牢安全底线 确保行稳致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绷紧数据安全这根弦,切实保障国家数据安全。人才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数据安全的重要内容,推进人才工作数字化改革,必须筑牢安全防线,通过人防、物防、技防“三管齐下”,不断强化网络安全防护和数据全周期安全管控。 人防上,制定安全管理规范,明确安全职责,严格落实建设运维人员背景调查、保密审查等要求,加强人员日常保密监督、提醒和管理,确保不出现人为的失泄密问题。严格落实安全管理权限最小颗粒细分原则,系统管理、数据管理和应用管理三者独立,相互制约。 物防上,应用数据库、服务器均部署于政务专有云,由省大数据局提供统一的安全基础设施和安全防护措施。采用政务专网传输各类人才数据,通过安全隔离网闸,阻断互联网入侵窃密。通过政务网IP绑定限制,固定场所开发运维,杜绝远程操控,安装视频监控,规范办公秩序。 技防上,配置WAF防护、数据库审计、日志审计、堡垒机等网络防护措施,实施身份认证、授权访问、数据脱敏、泄漏防护、安全审计等技术措施,重要信息分类分级管控和加密脱敏处理,严格访问权限配置,确保核心数据安全。向第三方安全服务商购买专业网络安全服务,增强安全态势感知、渗透防护和安全评估能力,开展网络安全等保三级测评,夯实数据安全防护体系。 (浙江省委组织部人才办供稿) 来源:大国人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鹿邑人才信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