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组织部长会议指出,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营造潜心钻研的良好环境,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让人才创造事业,关键在于破除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藩篱,让人才放开“手脚”,静下心来做学问、搞研究。 人才评价是人才队伍建设的“指挥棒”,人才评价导向树得正,人才发展生态环境好,人才价值才能得到充分体现。要完善评价标准,突出“分类差异化”,根据行业性质、岗位特点,按照共性与个性、定性与定量、业绩与潜力相结合原则,分类健全涵盖能力、质效、贡献、品德等多要素的人才评价标准,避免“一把尺子量到底”。要优化评价路径,注重引入市场和社会评价,建立以“同行评同行、内行评内行”的业内评价机制,分类设置评价周期,采取考核鉴定、考评结合、过程考核、业绩评审等多种手段,评准评实人才能力素质表现。要用好评价结果,坚持把人才评价结果与提拔使用、职称评聘、薪酬分配等有机结合起来,对符合条件的人选,该提拔的提拔、该晋升的晋升、该激励的激励,以正确鲜明的导向激励更多人才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人才怎么用,用的怎么样,用人单位最有话语权。要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破除“官本位”、行政化思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将资源分配、职称评审、经费预算等权限适度下放,让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中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释放。要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相信人才、尊重人才,切实把人才从繁文缛节及“无穷的报表和审批”中解放出来,给予人才足够的自主研发空间,让人才心无旁骛搞科研、脚踏实地攻难关。当然,放权不等于放手,党管人才原则仍要牢牢把握。要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用人单位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联动机制,以高位推动凝聚起人才发展的强大合力。 人才犹如燧石,碰撞力度越大,放射出的火花就越亮。要强化竞争激励,建立完善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和“比学赶超”的激励机制,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大力开展“揭榜挂帅”“赛马制”“军令状”等科研、技能竞赛,让人才竞相出彩。要加大正向激励,健全完善人才奖励评选机制,把在基层一线取得优异成绩、科研一线取得重大成果、生产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选树出来,重点奖励、大力宣传,让综合能力强、实绩实效突出的人才有更高的价值认同和薪酬保障。要做优服务保障,健全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人才机制,建设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在住房安居、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为人才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切实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来源:大国人才) |